12月31日上午,我校就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在学院路校区召开开题报告会。会议由校党委书记,课题组首席专家石亚军教授主持。
我校成功申报教育部这一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以后,以课题组首席专家石亚军教授为主的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基础准备工作。开题报告会的召开,标志着该课题的研究正式启动,进入了实施阶段。
石亚军教授首先介绍了参加会议的领导和课题组成员,并到课题组的每一位专家身边,亲手将聘书颁发到每位专家的手中。
教育部社政司科研处处长张保生出席并讲了话。张保生处长介绍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情况。他指出,作为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计划的项目之一,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特点是联合攻关,并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我校以石亚军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成功申报这一课题表示祝贺,并指出该课题任务艰巨,影响重大,不仅有理论价值,而且有较强的实践价值。他希望我校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为以后的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提供成功的经验。
就《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这一重大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首席专家石亚军教授向课题组的各位专家们作了详细的介绍。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是:在两年的时间内,严格按照标书设计的研究计划,课题组全体成员竭诚合作、倾其全力、严谨工作、扎实调研,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各个阶段和全过程调研任务,分步形成高规格、高水平的阶段性成果,最终形成原创性、前沿性、标志性成果。整个课题研究工作的原则是:服从指挥与独立工作相统一,规范性计划与创造性工作相统一,个人能力与团队能量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稳定性结构与滚动性调整相统一,阶段性工作与整体性工作相统一。达到的目标是对“人文素质”的理论作出重新梳理和系统诠释,构筑中国社会各阶层公民人文素质图景。通过对人文素质内涵、外延、结构体系及评价标准的研究,对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研究的方法论的重新建构,对中国公民人文知识、人文素质、人文形态的分析,对提高中国公民的人文素质的对策、人文素质与人的现代化及人的全面发展之理论的探讨,最终形成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以系列论著、论文为主要形式的研究成果,对全社会产生调研效应、理论效应、实践效应,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在2020年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观念更新的突破口、文化建设的助推力、社会规范的大平台。
对课题组的组织结构,子课题的构成与任务,石亚军教授也作了分解;对整个课题的研究步骤,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要求。
就课题的实施方案,部分与会的专家也发表了意见。参加此次开题报告会的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文化与价值研究中心副主任韩震教授,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秘书长方建文,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雷颐教授,西南师范大学梁玖博士。我校副校长解战原教授,我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马抗美教授,党委宣传部李秀云部长,科研处处长郭成伟教授,培训部主任刘守仁,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宣增益教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树忠教授,图书馆馆长曾尔恕教授,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夏吟兰教授,比较法研究所所长米键教授,中美法学院院长许传玺教授,科研处副处长程春明博士,研究生院副院长王振峰博士,人文学院副院长刘斌教授、文兵博士,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姚广宜教授,以及来自各院的教师皮艺军教授,应星博士,张生博士,郭世佑教授,李凯林教授,王洪教授,陆昕教授,杨玉圣教授,赵晓华博士,商磊副教授,宋正容副研究员,王晓宏老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