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坚持“四聚四化”精准发力 点亮乡村教育振兴之路——我校扎实有效开展教育帮扶工作

来源:国内合作处   7-5   阅读:
T AAA

(特约通讯员 卜路军 韩宇桐) 仲夏时节,在被喻为“多彩达尔罕”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以下简称“科左中旗”),当地师生再次通过直播设备见到了熟悉的“法大拓荒牛”。数月来,中国政法大学的志愿者们自发组织,通过书信、远程连线、录制视频等方式,为科左中旗多所中小学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与文化活动。

2019年9月起,中国政法大学加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工作序列,承担科左中旗定点帮扶工作,三年多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针对科左中旗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学校优势资源,聚焦乡村振兴、聚合多方资源、聚心智志双扶、聚力校地联动,坚持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双轮驱动”,推动定点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聚焦乡村振兴,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

自承担定点帮扶工作以来,学校党委坚持落实“四个不摘”和“三个转向”工作要求,始终将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帮扶工作19次,党委书记、校长带队考察调研4次,分管校领导主持召开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5次,校旗双方共同召开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9次,制定了年度实施方案、重点任务落实方案以及创新试验工作方案,建立了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亲自督战、亲自参战,分管校领导细化任务、注重时效、狠抓落实的政治责任体系,切实做好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学校从科左中旗实际出发,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全面动员,充分发挥法大智力资源和法学特色优势,坚持以基础教育为抓手、助推教育赋能,创新打造定点帮扶和乡村振兴的多元引擎。进一步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确保定点帮扶工作任务按时高效完成。

聚合多方资源,提升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三年多来,学校始终聚焦基层义务教育,累计自筹和引进帮扶资金875.1万元,用于科左中旗协代苏木中心校920㎡科技楼新建项目、敖包苏木马家西伯教学点300㎡学生教室新建项目、保康第二中学3005㎡运动场建设项目、蒙古族中学宿舍储物柜配套项目、保康镇中心校土质操场改造项目及旗各中小学围墙修缮、食堂修缮、宿舍改造项目,进一步提升了教育教学环境,改善了乡村办学条件,满足了学生音乐、舞蹈、劳技、图书阅览等教学需求,有效解决了学生活动场所不达标、设施设备不齐全、资源资金短缺等实际问题,进一步补齐了乡镇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短板,完善教育配套设施,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共惠及学生12000多人次。

(中国政法大学与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捐建的协代苏木中心校科技楼、纪念标识及捐赠的学生床)

协代苏木中心校、保康第二中学在捐建的楼宇及操场旁边设立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捐建纪念牌匾。

(中国政法大学援建保康第二中学篮球场及中国政法大学捐赠帮扶保康第二中学纪念石)

聚心志智双扶,提质人才供给,深化教学实践

自2020年以来,学校根据科左中旗需求,开始派遣研究生支教团投入到当地教育工作中,并投入相应的保障资金,现已累计派遣13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分别承担保康第二中学和蒙古族中学共计36个班级的教学任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积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将最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日常教学工作,所执教的多个班级学习成绩均有较大提升。在教学之余,他们积极开展“扶志”工作,开展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相关活动,培养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并通过规划阶段目标来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理想。

(中国政法大学研支团开展普法活动)

三年多年来,研究生支教团在立足教学岗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学校作为立德树人教育主阵地的组织与功能优势,以党史学习和法治教育为切入点,将“励志大讲堂”、“明法计划”“第二课堂”“团课主题教育”等支教特色项目和理念带入学校,整理汇编了《预防校园霸凌宣传手册》、《预防校园踩踏事件宣传手册》、《预防校园勒索宣传手册》,为有效提高基础教育教学水平保驾护航。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新方法,先后两次到科左中旗协代苏木中心校开展各类思政育人活动,始终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全方位开展“大思政课”教育,坚持“德育为先”,为支教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国政法大学研支团助力乡村振兴阅读分享活动)

聚力校地联动,提优规模效应,细化帮扶机制

2023年4月,学校坚持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双轮驱动”,针对科左中旗基础教育领域开展“千人百班十校”教育帮扶计划,选派优秀师生投入到科左中旗教育帮扶工作中,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坚持需求牵引、结对共建,提供精准化帮扶。坚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根据科左中旗中小学实际情况,启动“千人百班十校”教育帮扶计划,即发动中国政法大学1000人,帮助科左中旗1000人;发动中国政法大学100个班级,帮助科左中旗100个班级;发动中国政法大学10个学院,帮助科左中旗10所学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促进双方形成稳固的联结关系,更好地根据实地实情、个性需求开展精准化帮扶,助力科左中旗基础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加强宣传动员,鼓励师生积极参与,4月中旬启动至今,双方已成功结对272人,相关活动覆盖首批试点学校1500多名学生。

(科左中旗蒙古族中学参加“千人百班十校”项目活动)

坚持思政引领、志智双扶,提供系统化帮扶。强化思政引领,注重励志教育,在进行学科知识指导、学习方法辅导的同时,以“微思政”的形式开展爱国教育、心理教育、法治教育。通过线下讲授和远程直播等形式,邀请在励志勤学、参军报国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青年讲述奋斗故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以“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在科左中旗中小学设立“青语信箱”,鼓励当地学生将成长困惑等通过写信的方式投递到信箱中,大学生志愿者以回信方式分享理想目标、生活经历、学习经验等为来信学生答疑解惑。发挥学校特色优势,聘请专业指导老师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保康第二中学学生参加“千人百班十校”项目书信活动)

坚持逐步推进、接续助力,提供常态化帮扶。充分认识教育帮扶是一项长期性、常态化、可持续的事业,学校与科左中旗积极强化校地协同,明确双方推进计划的主责部门,构建起帮扶计划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加强双向互动,定期总结经验、推进工作。制定结对帮扶对接方案,明确帮扶需求,确定实践资金、必要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保障安排。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推进帮扶计划实施,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建设模式,选择科左中旗三所学校开展项目试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为下一步全面推进计划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帮扶计划取得实效;先行启动志愿者“一对一”结对帮扶,逐步启动班级结对、学院包联等帮扶方式,以绵绵发力、久久为功的恒心与定力推动教育帮扶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定点帮扶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目前,这场跨越千里的“教育帮扶联动”,已取得显著成效,并得到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新媒体平台“奔腾融媒”、《内蒙古日报》的新媒体平台“草原全媒”等众多媒体的广泛宣传与报道。“千人百班十校”教育帮扶计划团队成功入选“2023年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团队。7月初,学校28名学生志愿者也将通过“千人百班十校”教育帮扶计划到科左中旗开展教学、普法、心理健康辅导等志愿活动。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灵魂在文化,基石在教育。乡村教育欣欣向荣,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呼唤。中国政法大学将继续依托学科优势和社会资源,拓展多元合作,推动教育帮扶工作走深走实,倾力书写好教育帮扶和教育振兴的奋进之笔,让教育帮扶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编辑 黄楠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