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深化改革 创新引领 推动新时代我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校召开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会议

来源:研究生院  校对 朱晓悦   5-28   阅读:
T AAA

5月26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会议召开。全体在京校领导出席会议,学校各部处和教辅单位,各二级培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研究生教学督导员、导师和在校研究生代表,各二级培养单位研工办负责人,研究生院全体工作人员等140余人参会。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卢春龙主持。

(中国政法大学召开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会议)

卢春龙介绍了会议的主要背景。此次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清华大学等高校重要讲话精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面对党和国家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把握机会,加快推动新时代我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我校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化改革 创新引领 推动新时代我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也是继我校2019年制定《中国政法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生教育行动方案》,实施“强研创优”战略后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会议。

(常保国介绍《中国政法大学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意见(2021-2025)(讨论稿)》)

副校长常保国首先对《中国政法大学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意见(2021-2025)(讨论稿)》的形成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解读。意见对我校研究生教育概况和基本经验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理清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思路。重点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优化规模结构、改革招生模式、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主体责任,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组织和条件保障等6个方面,对加快我校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

研究生院副院长王振峰对我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介绍;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许晶晶副教授从导生心理健康角度对新时代导学关系进行了解读;学生处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教授对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状况、评价与改进进行了介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霍政欣教授就学科建设工作如何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做了报告。

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于飞教授以“因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民商法专业人才培养之路”为主题、国际法学院院长孔庆江教授以“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改革措施和初步建议”为主题、法律硕士学院院长许身健教授以“实践教学改革与法硕专业人才培养”为主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庞金友教授以“发挥跨学科优势,培养复合型纪检监察人才”为主题、人文学院院长俞学明教授以“人文素养与新时代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主题报告了各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情况以及对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的探索和反思。

导师代表秦奥蕾教授向会议报告了新时代导师指导研究生工作遵循的基本点,提出应该做立德垂范、有职业信仰、有专业能力、以学生为充分考虑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刑事司法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宗宣羽作为研究生代表分享了自己对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几点感悟。

(冯世勇宣读表彰决定)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会议对“2020年度研究生优秀导师”进行了表彰,副校长冯世勇宣读表彰决定,党委书记胡明和校长马怀德为获奖导师颁发证书。席涛、冯晓青、王涌、吕芳 、胡继晔、文兵、许身健、王国芳、阴卫芝、夏吟兰等10位导师获得此项荣誉。

(马怀德讲话)

校长马怀德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会议的目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梳理分析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改革的重点内容和发展目标,促进研究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马怀德对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提出五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改革发展方向。研究生教育要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需求,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解决“卡脖子”问题。二是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动态调整。开展科学评估,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加快发展一批新兴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三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把好研究生招生入口关,要综合评价、分类考试、多元录取、严格监管;把好研究生培养过程关,严格中期考核、畅通分流渠道, “让导师严起来、学生忙起来”;把好研究生毕业出口关,科学设置毕业条件,做好超期清理,引导研究生早就业、就好业。要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提升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强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科教融合,规范研究生实习,拓展社会合作领域,推进双导师制,鼓励行业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四是要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强化导师的育人职责。导师要在日常的导学关系中发挥更大作用,推进导师培训体系化。五是加强关键环节的质量监控。加大论文抽检力度,明确导师、评阅人和学位评定委员会相关职责,对于论文造假的研究生要纳入信用平台,对无法保证质量的学位点要予以警示。马怀德强调,学校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校上下要凝聚共识,积极行动,共同推进研究生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胡明讲话)

党委书记胡明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当前正处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重要阶段、国家由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奋进的重要节点和学校“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奋力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我校召开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会议恰逢其时、十分必要。

胡明表示,要围绕“5个向度”统筹兼顾、真抓实干,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一是要坚持正确方向,准确把握研究生教育的地位、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研究生教育管理和改革发展全过程。二是要坚持“四为”指向,主动对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积极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三是要坚持问题靶向,着力破除教育改革的瓶颈障碍。统筹好党的建设和综合改革、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和外延拓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四是要坚持师德航向,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育人职责。把强化导师队伍政治素质摆在首位,认真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五是要坚持质量导向,健全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压紧压实各培养单位的主体责任,优化完善质量控制和保证制度。完善学风建设机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学术诚信和职业伦理。健全质量监督评价体制,建立分类多维的质量评价体系,全方位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相关阅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3年,在法学研究生教育方面开创了多项全国第一:有全国最早的法律史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全国第一个比较法学、人权法学、法与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法学博士、第一批法学硕士、第一个法学外国留学博士生。

学校目前拥有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3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法学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于2003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9月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7年12月,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 “A+”评估结果。

近30年来我校共授予研究生学位36831人,其中授硕士研究生学位33885人,授博士研究生学位2946人,为国家输送大批适应国家与社会新需求的高层次人才。截至2021年5月,我校在校研究生7378人,其中博士1438人,硕士5940人。

截至2021年5月底,我校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教师共751人,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教师242人,占研究生导师总人数的32.2%,具有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教师509人,占研究生导师总人数的67.8%,同时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教师178人,占研究生导师总人数的23.7%。

编辑 刘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