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校庆现场采访报道之二十九:五湖高朋齐聚北京同庆法大华诞 四海嘉宾畅谈法治共议法学教育

来源:校报通讯员 陈夏红   5-8   阅读:
T AAA

——法治与法学教育国际研讨会今天在北京结束

5月6日下午,作为迎接中国政法大学校庆50周年系列活动主要组成部分的“法治与法学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国宾酒店闭幕。我校党委书记石亚军同志主持闭幕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新西兰惠灵顿大学副校长、法学院院长马修·帕尔墨(Matthew S.R.Palmer)分别致词,我校校长徐显明校长致闭幕词。

徐显明教授在闭幕词中代表中国政法大学对所有的来宾表示感谢。他把这次会议用“我们开了一次法律界的盛会。”“这次会议是一次世界范围内法学界联谊会。”“我们这次学术研讨会是对中国法学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大会。”三句话来概括。这次大会参加人数1500多人,共收到学术论文224篇,参加开幕式人数接近了6000人,来自世界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国内有20家法学院派出了代表。这个数字对于我们任何一种形式的研讨会议都是一个比较大的,目前中国的法律教育正在产生变革,这种变革势必会影响世界。这是中国法律教育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本次“法治与法学教育国际研讨会”历时一天半,共分五节举行(其中法治主题两节、法学教育主题三节),每节邀请中外主持、评论人各一名,另请4至5名专家作主题发言。江平、张晋藩、应松年、张文显、陈光中分别作为中方会议主席参加了研讨会。

5日下午,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德国科隆大学、德国马普研究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以及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司法部等共计50余所大学、行政机构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法治与法学教育两个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校朱勇教授以《当今中国的法律教育》为题第一个发言,他结合中国加入WTO和司法统一考试出台两个大背景指出:能否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质量,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能否从容应对教育国际化、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

来自北京大学的贺卫方教授在担任第一节评论人时,表示了对中国法学教育在教育全球化条件下的担忧。他认为我们可能会面临着不同法律传统之间的在知识、制度方面的整合问题;虽然时代的发展导致法律教育很有必要增加比较法课程,让学生增大知识面,开拓国际视野,但由于学制所限,这个矛盾的解决目前尚无定论;此外,他担心法学教育的全球化有可能会带来发展中国家国内法律传统的分裂,使统一的传统分裂成为适合城市市民的法律和农村适用的法律。他建设性地提出我们是否考虑像当年培养“赤脚医生”那样培养不同层次的法学人才。来自我校2000级法律制度史博士李春雷告诉记者,他对贺卫方老师的观点深有同感,在我国80%的人口是农民,怎么去考虑农民的问题,怎么去保卫农民的权利,很能体现我国立法、司法的水平。法学教育需要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借以实践自大清以降就提出的“法律本土化”问题。

在会议间歇,记者采访了潘汉典、江平等著名教授。潘汉典教授对这次研讨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通过这个会,在中国法学界乃至整个世界法学教育都会产生极大影响,这对法大来说绝对是空前的。”江平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法学教育的趋势应该调整到培养懂得经济、法律、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上。从国际发展的趋势来看,仅仅限于过去那样传统的法学教育是肯定不行的。是不是还是像过去还是14门主干课,是不是还有必要保留更多的政治理论课,这大可值得商榷。他认为应该有这样一个观念,“适合国际发展需要的要大胆地提,不要有什么顾虑,没有太多必要的课程应该砍掉,更多的时间应进行一些增强学生知识视野的教育”

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24位专家学者作了主题发言,10位专家学者对主题发言进行了评论。本次研讨会议题广泛,无论主题发言还是评论都很有学术价值,研讨会所取得的成果将会对中国法律及法律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